用户名 密    码

700余件津巴布韦石雕首次亮相北京

来源:中国艺术新闻网 作者:未知 发布时间:2009-10-09 11:51:16 网友评论 0

\
 
享有“人人都是毕加索”美誉的非洲津巴布韦绍纳村,曾因为著名的石雕艺术,吸引了包括毕加索、勃拉克、马蒂斯、费拉曼克、德兰等大批欧美艺术家。12月12日,一场名为“感悟非洲•津巴布韦石雕艺术展”在王府井工艺美术大厦四层工美博物馆开幕,本次展览选取了包括来自绍纳村的700多件石雕艺术品,是目前在中国展出的规模最大、种类最多样的一次非洲石雕艺术展。
  据悉,作为中非文化交流的特别活动,本次展品采集历时6年,700多件艺术品大都来自当地土著艺人,具有很强的原生态艺术气息,保留了津巴布韦古老的石雕文化传统。主办方透露,艺术展将持续一周,从12日到21日免费向公众开放,通过展示交流让中国人了解非洲的艺术和文化。
 
绍纳石雕呈现原汁味非洲文化
  此次展出的700余件作品大多数是津巴布韦著名的绍纳村出产的石雕艺术作品,充满原始大胆、强烈自然、质朴非凡的艺术感染力。津巴布韦石雕善于挖掘于现实生活的想象力,作品形态、人物多来源于津巴布韦神秘宗教及古老民间故事。近年来,津巴布韦雕塑已成为欧美艺术文化界、收藏界的热门收藏品,大批欧洲艺术家及收藏家竞相造访该国,一睹绍纳石雕的惊人魅力。
  据悉,毕加索、勃拉克、马蒂斯、费拉曼克、德兰等艺术大师都很钟情收藏津巴布韦石雕,从其中获得了无穷的艺术灵感。绍纳村是津巴布韦一个“山蕴玉、水怀珠”的石雕村落,有着“人人都是毕加索”美誉。绍纳村出产的艺术品种类繁多,凶猛的豹子、神气的酋长、憨态可掬的大象、绿色清透的犀牛、色彩变幻的蛇纹动物等都有着十分浓烈的神秘气息。
 
“沙漠王”6年淘回500件精品
  “大津巴布韦”在班图语中意为“石头城”,是南半球最大的石雕艺术基地。石雕这门艺术在津巴布韦源远流长,已经成为一种当地人的生活传统。在津巴布韦,人们对石头有种天生的敏感,对蛇纹石、孔雀石、乌石、钴石等当地石料的韧度和硬度都非常了解,加之从小耳濡目染自然养成了雕刻石头爱好,可以说每个土著人都是一位石雕艺术家。
  据策展人杨建宁介绍,此次展出的500件石雕艺术品都是他们穿越津巴布韦周边的沙漠一件件淘回北京的。“我们从6年前开始将津巴布韦石雕艺术带到中国,每年都会开着‘沙漠王’吉普去拜访一些当地土著雕刻艺术家,这些艺人们平常的生活工作及休闲就是制作石雕,以雕刻为生活之娱乐,每位艺人均有着一手精湛的雕刻技艺,可以说这些作品每一件都是独一无二的。”

  5年打磨“母子豹”石破天惊
  津巴布韦石雕艺术品生产不同于传统的工艺品流水线,全部作品都是当地土著人手工雕刻出来,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。因为这些津巴布韦石雕在石料上非常讲究,在硬度和韧度上有严格要求,比如蛇纹石、孔雀石、乌石,钴石,这些都是在亚洲很难见到的石材。因此,这些艺术品都是不可复制的,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。
  每件参展艺术品的成品过程至少要花上1年,而一件用蛇纹浅绿石雕塑的名为“母子豹"的作品,等比等高的身段和逼真设计几乎吸引了全场观众。而艺术家从第一天动刀到最后完成作品,花了将近5年的时间。据悉,这尊石雕精品是先做刨光,然后纯手工打磨纹路,每一条豹纹都是一刀刀刻出来的,光母豹全身不下上万条纹路,石料之贵、技艺之高、耗时之长堪称石破天惊。
  另据介绍,除了“母子豹”外,像乌石雕“王者风范”、孔雀石雕“犀牛”等都是令观众叹为观止的艺术精品。而整个艺术展还同时汇集了肯尼亚的木雕和刚果铜版画,都是在国内很难见到的非洲特色艺术珍品。
 
 

搜索栏目